1697 窃国有术!-《大清隐龙》
第(2/3)页
也就是说在晚清历史上,那些汉人督抚们也许活着的时候没有起义革命,但是后来者的所有革命力量,都非常依赖于这些先辈们所留下的遗产,这就是那个时代汉人督抚们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功绩。
反观满清这边,不仅什么都没有做成功,甚至还把祖宗的龙兴之地给丢掉了,隆裕太后的退位诏书又把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主权和平移交给了民国,最后满人只能被动的选择融合。
历史没有巧合,这里面有满人自己作死的原因所在,当然也有汉人精英们的卧薪尝胆、隐忍果决的因素。
其实对于窃国这门高深的学问,汉人研究的可比满人深得多了。
满人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能看出这一点的大有人在,就比如说小五爷奕誴,别看这人不爱读书性格粗,但是他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不耻下问。
李拓、杨智还有总理衙门的老姜,这些人别看名气不大但是肚子里是真有干货啊,国朝的局势让他们仔细的分析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尤其是那个李拓对于朝廷现在内部掣肘的种种弊端分析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这人精明的已经可以算是一个虫儿了。
老北京管一些非常精于本行业已经吃的透透儿的人精,都爱叫一个虫儿字。
爱书的叫书虫,爱花的叫花虫儿,爱车的叫车虫儿……老北京俗话,这人要是精了,就算不能成个龙,也能成个虫儿。
李拓绝对就是朝廷上的一个政虫儿,这小子把太后王爷的心思摸的那叫一个透彻。
“五爷啊!恭亲王这招叫做以退为进,就如杨智所说的一样,他退下来一方面是避免了朝中的诽谤,而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这西山新军除了他谁都拿不走……”
“为什么呢?五爷您应该很清楚,一只军队可不是靠着金印来指挥的,这里面的水深的很啊!”
“军队里讲究派系,讲究师承,讲究上下级……讲究的是谁给钱谁给情就跟谁卖命!大头兵懂什么朝政?还不是直属的长官要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