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8 心急的同治帝-《大清隐龙》


    第(2/3)页

    “一座中型的高炉炼钢厂,从立项投资到真正产第一炉钢水,最快要3年时间,而咱们大清什么经验都没有,人才也缺少,恐怕最快要五年的时间!”

    “万岁爷回紫禁城就得筹备大婚,之后就得筹备亲政大典,然后亲政了跟那帮人夺权也得时间啊!”

    “五年能把权利攥到手里吗?我看悬啊……那就先这么算吧!亲政需要五年,然后立项建造钢铁厂有得五年……”

    “十年啊!王爷,十年您知道这世界得发生多大的变化吗?十年啊!”庆三爷一边走一边摇头叹息。

    “十年?十年怎么了?能十年夺权那也不错啊!”奕有点跟不上思路了他挠着头低声说道“当年顺治爷用了八年的时间才熬死了多尔衮亲政!”

    “康熙爷登基之后,也是熬了六年才亲政,用了八年时间才除掉鳌拜!”

    “雍正帝执政之前,跟兄弟们斗了45年才最终获胜,天下成大事儿的那个不得靠时间啊!”

    “十年?十年就等不得了?这富庆也是洋鬼子黄汤灌的有点多了!”

    奕站在御舟侧舷边上沉思,看着小太监们用铁杆敲打河道中间的浮冰,今年是个少有的暖冬,好像大清国的冷空气都刮到大西北去了。

    探险队那边都冻死人了,可是京师这边夹棉袄都能过冬!如此暖冬河道里冻结的冰层也不是很厚,之前为了皇帝御舟通行,运河沿途官府专门组织人力破冰。

    河道中间的冰面上泼洒细碎的黑煤渣,晒出一条可以通过御舟的道路,然后每天早上都有百姓上冰面破冰。

    为了同治帝回京,从天津到北京这一带,足足动员了四十多万百姓出徭役,自己带吃喝,一分工钱都没有,天天白干活。

    万岁爷的御舟没过之前,运河中间就绝对不许封冻,这是沿途官府下的死命令!

    那个村不听话,那就用七十斤的大枷把村长、保长、里正什么都都铐起来!下面的草民敢闹事就按造反论罪。

    可怜沿河百姓遭了无妄之灾,大冬天的还得自备干粮天天上河道去破冰,冻上一层就破开一层,每个村都有负责的区域,谁哪里出问题了就要谁的命!

    冬天虽然是农闲,可是人们也得过年啊,入秋攒的那点粮食可是要吃一冬的,现在干这么多的力气活,粮食吃没了官府也不给补贴一丁点。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一个个都把苦水咽到了肚子里!
    第(2/3)页